▲臀大肌步态臀大肌为主要的髖关节伸肌和躯干稳定肌(在足跟着地身体重心前移时防止躯千前倾摔倒)。臀大肌肌力减弱者,患侧足跟着地后,腹肌和脊柱旁肌群立即收缩将髋关节向后拽。为了使身体的重力线落在髖关节轴的后方而将髋关节锁定于伸展位,躯干在整个站立相始终保持后倾,同时肩关节后撤,从而形成挺胸凸腹的臀大肌步态。单纯性的臀大肌肌力弱可由胭绳肌收缩代偿而使步态接近正常。但在临床中,胭绳肌常与臀大肌同时受累(如骶1神经根病)。脊髓损伤部位较低时,步态可呈现为臀大肌步态同时合并垂足。
![脑瘫患儿常见异常步态 脑瘫患儿常见异常步态]()
▲臀中肌步态该步态是由于髖关节外展肌(臀中肌、臀小肌)无力所致。表现为在站立相时,当对侧下肢抬腿向前迈步时负重侧外展肌丧失了稳定骨盆的作用,从而使骨盆向对侧(非负重侧)倾斜。与此同时,为了保持身体重心在负重关节上方,躯干代偿性地向患侧(负重侧)倾斜,维持骨盆的水平位。此外,骨盆下降使处于迈步相的下肢相对变长,进而影响足趾廓清动作的完成。因此,髋、膝关节屈曲角度以及踝关节背屈角度相应增加,通过夸张的运动来完成迈步相的足趾廓清动作。两侧臀中肌受损时,其步态特殊,步行时上身左右交替摇摆,状如鸭子,故又称鸭步。多见于臀上神经损伤,亦见于L5神经根病和脊髓灰质炎。此外,髋关节骨性关节炎引起髋关节疼痛时亦可表现出 Trendelenberg步态.
▲股四头肌步态股四头肌为跨双关节肌。正常时,股四头肌活动始于迈步相末期以伸展小腿,站立相负重期达到高峰。此时作为膝关节伸肌产生离心性收缩以控制膝关节屈曲度<15°~20°。保证膝关节在站立中期不因过度屈曲而跪倒,因而起到维持膝关节稳定性的用。股四头肌另一个收缩活动见于趾离地后。此时作为双关节肌具有双重作用。作为髋关节屈肌,拉起将要摆动的下肢向前;作为膝关节伸肌,控制小腿在站立相初期向后的摆动量,从而启动下肢向前迈步。股神经损伤引起股四头肌麻痹,主要表现为对足跟着地期的影响。为保证膝关节不出现过度屈曲的情况,患侧足跟着地时,臀大肌和小腿三头肌代偿性收缩,使髋关节伸展并将受累膝关节锁定在过伸展位。如果同时伴有髖关节伸肌无力时,有些患者常常在足跟首次着地期和站立相时俯身用手按压大腿以助膝关节伸展。快速行走时,由于患肢于迈步相动作滞后,因而可见足跟过度抬高。膝关节反复过伸展将使韧带和关节囊受到牵拉并导致站立相时膝关节呈反张状态。
![脑瘫患儿常见异常步态 脑瘫患儿常见异常步态]()
▲疼痛步态疼痛步态是自我保护的走路方式,通常因骨盆、髖、膝、踝和足部的创伤、炎症、退行性关节炎引起。患者为避免疼痛通常会尽量减少活动,为了减少疼痛关节所承受的压力疼痛侧下肢站立相时间明显缩短;行走迈步相中减少下肢运动范围或减慢下肢摆动速度也是行走中常见的减痛方式。无论何种原因导致行走疼痛,健侧步幅缩短、跨步长缩短、步速下降、患侧站立相时间缩短都是疼痛步态的共同特征。
![脑瘫患儿常见异常步态 脑瘫患儿常见异常步态]()
▲跨阈步态由于踝背屈肌(胫前肌)肌力下降,不能完成踝背屈动作,迈步时呈现出足下垂。为了使足尖离地,保证足廓清动作的完成,患者需要通过抬高患肢(过度屈曲髋、膝关节进行代偿,其动作犹如跨越门槛,故称为跨阈步态。常见于腓总神经损伤,也见于脊髓灰质炎、多发性硬化症、吉兰巴雷综合征、椎间盘突出、腓神经损伤、腓骨肌萎缩等病症。
▲下肢不等长步态下肢不等长分为相对和绝对不等长。脊柱侧弯、髋、膝、踝关节挛缩等可使双下肢长度产生差异,这种情况称为双下肢相对不等长。下肢绝对不等长见于股骨或胫骨长度不等、双侧骨盆不对称等情况。因此,确定下肢不等长的产生原因对于制订正确的治疗方案非常重要。无论哪种情况,双下肢不等长患者在行走时均表现为骨盆向短腿侧倾斜下降,短腿侧髖、膝关节屈曲度减小,踝关节跖屈。双下肢长度差>2.5cm者,短腿于站立相时同侧肩部倾斜下撤并骨盆代偿性下降。此时,对侧下肢进入迈步相,肩抬高,髋、膝、踝关节过度屈曲。双下肢长度差>4cm时,为了保证健侧完成足廓清,短缩侧下肢常以足尖着地的方式行走,表现为站立相足尖踮起,膝关节完全伸展,称为跳跃步态.
▲偏瘫步态偏瘫步态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引起肌张力和运动控制的变化所导致的异常步态。脑卒中、脑外伤后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常常表现为屈曲或伸展协同运动或联带运动的整体刻板模式。因此,患者不能将各种运动随意结合,如不能在髋关节屈曲时伸展膝关节。典型的偏瘫步态表现为偏瘫侧上肢摆动时肩、肘、腕及手指关节屈曲、内收,偏瘫下肢伸肌协同(联带)运动,即髋关节伸展、内收并内旋,膝关节伸展,踝关节跖屈、内翻。偏瘫患者步行速度减慢,健侧步幅缩短,由于踝关节跖屈,首次着地时足跟着地方式消失、膝反张。患侧站立相时间较健侧缩短,摆动相时由于股四头肌痉挛而使膝关节屈曲角度显著减小甚至消失。为了使瘫痪侧下肢向前迈步,迈步相时患侧肩关节下降,骨盆代偿性拾高,髋关节外展、外旋,偏瘫下肢经外侧划一个半圆弧以代替正常的足趾廓清动作,故又称划圈步态。
▲剪刀步态剪刀步态是上运动神经元损伤所致的痉挛型截瘫、双瘫脑瘫患者行走时的特征性异常表现。痉挛型双瘫脑瘫患儿的骨盆及下肢肌群肌张力增高。患儿行走时姿势僵硬如木偶状。由于上述肌群肌张力增高,患儿行走时,髋关节内收、内旋;髋、膝关节屈曲;踝关节跖屈并内旋。内收肌群痉挛导致髋关节过度内收,致使行走时迈步相下肢向前内侧迈出双膝关节内侧发生摩擦碰撞,向前迈步的下肢僵硬并过度内收,交叉呈剪刀样运动。

![脑瘫患儿常见异常步态 脑瘫患儿常见异常步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