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
03
-
08
查看次数:
0
脑瘫患儿常见异常步态成人步行速度一般1m/s,步距大概60~75cm。步行是在保证支持稳定性的同时,利用一系列重复的肢体运动使身体向前移动。由于每一个序列的动作都涉及一系列的两个多关节段下肢和整个身体之间的多重相互作用,大量同时发生的动作识别迫使步态观察必须从多个方面进行。观察步态有三个基本途径,其中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通过在双足与地面交替接触的变化中将步态周期细分;第二种方法是运用步幅的时间和距离的特性;第三是确认步态周期中这些事件的功能性意义,同时把这些间隔定义为步态周期中的功能时相。每一个步态周期都被划分为两个阶段:支撑相和摆动相。支撑相被定义为足部与地面有接触的这一阶段的全过程,支撑相开始于初始着地。摆动相用于描述足与地面无接触(在空中移动)肢体向前移动这一时期,摆动相开始于足抬离地面的瞬间(足趾离地)。1、支撑相障碍:下肢支撑相的活动属于闭链运动,其中足、踝、膝、髋、骨盆、躯干、上肢、颈、头等均参与步行。闭链系统的任何改变都将引起整个运动链的改变,远端承重轴(躁关节)对整体姿态的影响最大①支撑面异常:足内翻、足外翻、单纯踝内翻和踝内翻伴足内翻、单纯踝外翻和踝外翻伴足外翻、足趾屈曲、趾背屈;②肢体不稳:由于肌力障碍或关节畸形导致支撑相踝过分背屈、膝关节屈曲或过伸、膝内翻或外翻、髋关节内收或屈曲,致使肢体不稳;③躯干不稳:由于髋、膝、踝关节异常而导致代偿性改变。2、摆动相障碍:摆...